誰是導致齲齒的罪魁禍首?
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講糖吃多了會生蛀牙,蛀牙也就是齲齒。齲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口腔疾病,不同年齡段的人都遭受著齲齒的痛苦,對于齲齒許多人的認識是只有甜食才會引起,那么為何不吃甜食的朋友還會有齲齒呢?到此誰是導致齲齒的罪魁禍首呢?

人體口腔內存在的某些細菌容易駐扎在牙齒表面,而且有產酸耐酸的特性,我們稱之為致齲菌。 引起齲齒的罪魁禍首應該是牙齒表面的細菌 。它們聚集在一起,形成一個群落,我們稱之為“牙菌斑”。當你吃了甜食后,口腔里的細菌開始工作了,將糖發酵產酸。在酸的作用下,牙齒表面就會被腐蝕破壞。

牙菌斑就是細菌們的房子,在房子里它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把牙齒上的食物分解,從而產生酸。累積在牙齒表面的酸會造成牙齒硬組織脫礦,牙齒逐漸崩解形成齲洞,也就是蛀牙。齲洞深達牙髓(也就是通常說的牙神經),造成牙髓感染引發疼痛,繼續波及根尖會造成根尖炎癥,甚至面部腫脹。

唾液在保持口腔健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因為它會潤滑我們的口腔,幫助消化食物,并且含有一些防御性化合物,可以幫助控制牙菌斑的過度積聚。唾液中還充滿了有益的微生物,每毫升唾液中大約有1億個細菌。良好的唾液流動會為微生物提供水分和營養,緩沖并沖走牙齒上導致齲齒的微生物產生的酸。
在《自然生物療法》[“益生菌與人體微生物菌群的革命”]這本書中指出:臨床研究中已經證實了使用特定的益生菌菌株,例如羅伊氏乳桿菌的某個菌株,可對口腔健康會產生很好的效果。實驗證明,服用益生菌的受試者有85%的人的牙齒,特別是齲齒在兩周內有明顯改善效果,長期服用效果更加明顯。
所以, 注意口腔清潔的同時,適當補充益生菌,可以幫助預防齲齒、保持口腔健康。

*《自然生物療法》[“益生菌與人體微生物菌群的革命”],作者崔岸,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,曾任《中國微生態學雜志》編委會委員,在多家微生態領域的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