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年輕化?
心腦血管疾病,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疾病。在以往的時候,大家都認為,這些疾病往往都偏愛老年人。可是現在心腦血管疾病已經開始逐漸的年輕化, 數據顯示,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明顯,20~29歲患病及高風險人群占15.3%。 那么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年輕化的原因有哪些?

一、肥胖
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,肥胖患者,體內儲存有大量的脂肪,脂肪入血即導致血脂高。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,所以追根揭底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根本原因。

二、飲食結構的變化
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喜歡吃肉,很少清淡飲食,特別喜歡一些高熱量食物,漢堡、油條、方便面、蛋糕、巧克力、各種深加工肉類……吃完主食吃零食,熱量越積越高,遠遠地超過了心血管的轉換負荷,時間久了心血管就會開始“抗議”,患上心腦血管疾病也就不奇怪了。另外,許多年輕人早餐不吃、晚上暴飲暴食,這樣就會導致脂肪和膽固醇在身體中堆積,使的人體代謝異常,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。
三、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
如今生活壓力越來越大,不規律的作息已經成為都市人的生活常態,很多年輕人由于工作和個人習慣原因經常會熬夜,特別是現在許多年輕人經常加班,甚至有些工作長期加班到下半夜,長時間熬夜對健康的損傷很嚴重,還會導致血壓增高,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。
四、吸煙喝酒
有些年輕人在感覺勞累的時候習慣點一支煙,但吸煙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性的一個重要因素。很多吸煙者認為,只要他們減少吸煙數目,危害性就會減少。事實上卻非如此,《英國醫學雜志》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,即使少量吸煙,一天吸煙1~5根,同樣會較大程度地增加冠心病和中風風險。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,每天喝含 25 克酒精的酒,原發性高血壓增加 43%,如果飲酒量更大的話,患上這些疾病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。而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還患有其他疾病,因此,為了身體健康的大局利益著想,還是要盡量做到不喝酒。
五、精神壓力大
如果精神壓力大,長期存在焦慮、抑郁等不良情緒,就會導致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增加,從而使人患上高血壓。

另外,現在年輕人普遍疏于運動鍛煉,而且對于健康的意識也是相對淡漠,年輕人更喜歡快節奏的生活,所以,日常的飲食也不是特別的注意。
總之,腦血管疾病現在趨于年輕化是一個大趨勢,年輕人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:保持規律的作息,保證充足的睡眠,學會放松壓力,飲食要注意保持清淡,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。